内容提要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建筑材料价格的风险管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价格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工程承包商应对建筑材料价格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强市场价格信息收集、争取合理的价格调整方法、套期保值交易、索赔、仲裁和诉讼等。
关键词 国际工程 建筑材料价格 风险管理
在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费用占工程造价的比例一般都超过50%,对项目的盈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近年来,石油、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幅度十分惊人,国际工程承包商面临着巨大的材料价格风险。本文对国际工程承包商如何利用合同、工程适用法律以及掌握的市场信息规避和降低建筑材料价格风险进行了分析,期望能对同行们有所借鉴。
一、国际工程中建筑材料价格的风险因素分析
(一)建筑材料的投标价格与市场价格背离的风险
建筑材料的价格从投标、中标到实施采购,可能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而建筑市场的材料价格受政治、经济等很多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以及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波动等,对建筑材料的价格均有重大影响,这些因素都增大了对材料价格预测的难度。
如果投标人在投标阶段所做的询价工作不够充分,对主要建筑材料的采购地区、采购渠道以及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等信息没有准确掌握,可能会造成材料价格报价偏低而产生亏损。
例如,某公路工程,2006年12月投标时当地水泥价格为187美元/吨,到2009年7月(工程施工中后期)时已经上涨到265美元/吨,平均上涨41.71%。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会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增加,从而大大降低国际工程承包商企业的盈利能力。
另外,许多工程所在国政府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常常对进口到本国的材料实施减免税的政策,承包商在报价时需要对减免税的建筑材料类别等做出详尽考虑,以免产生损失。如某国际工程,因当地无法提供足量的燃油,承包商只好进口,但在申请免税时,却遭到拒绝,理由是燃油不属于建筑材料。
(二)工程变更与材料种类和需求量变化产生的风险
工程变更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施工方案或施工技术改变等重大设计变更,会造成材料品牌改变、新增材料类型和数量以及造成材料浪费等现象,可能使工程成本发生较大改变。表面上看,工程变更赋予承包商获得费用补偿的权利,但在变更工作定价的方法上,可能使承包商无法按实际支出额获得补偿。
例如,中国某大型国际工程公司在非洲某国承建的一条普通沥青表处道路项目,原设计中要求底基层为25cm厚的红土粒料与4%的普通水泥的拌合料,而基层为15cm厚机轧碎石,在底基层、基层工作施工开始前,业主及原设计单位担心15cm厚的基层无法满足刚性要求,因此提出变更,将底基层、基层的厚度均变为20cm。虽然底基层和基层的总厚度没有改变,但却增加了机轧碎石的需要量。由于道路沿线没有合格的山石,承包商无法自建石料场生产机轧碎石,必须从100公里外的当地商业料场购买碎石。当地石料是卖方市场,基层施工进度及成本完全受石料供应商的制约,而该变更使得基层工程量增加30%。由于此项工作仅是量上的变化,按合同规定将直接采用合同中的碎石单价对该变更工作定价,但合同中的碎石单价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导致承包商亏损。
(三)材料采购决策风险
材料采购决策主要是对材料的采购时机、采购地、采购次数等问题做出选择。材料采购时机是影响材料费用的重要因素,采购时机恰当,将节省大量材料成本,反之会加大材料成本投入。
仍以上述公路项目为例,承包商担心国际原油价格会继续上涨,从而导致沥青价格的上扬,在2008年6月就提前订购了沥青,但2008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低,市场上的沥青价格随其走低,提前订购极高价格的沥青让承包商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另外,选择工程所在地采购,还是在中国或第三国采购,选择何种交货方式,一次采购还是多次采购等都会影响建筑材料的采购成本,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四)建筑材料开采地变化产生的风险
一个案例可以概括介绍此项风险:某公路工程招标文件中列明,沿公路有两个开采建筑砂石的地点,承包商可免费从这两个地点开采工程所需要的砂石,但同时说明,这两个取料点仅供承包商参考,承包商可自己选择另外的开采地。我国承包商在施工方案中选择招标方推荐的这两个开采地进行投标报价并中标。在实施工程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一个砂石开采地无法开采出合格的砂石料,不得不更换其他的取料点,结果新的取料点不仅路途远,而且还必须向当地政府交纳一笔费用才允许开采。